常言道,沒有規則不成方圓。若要拍好產品廣告片,就要掌握一定的廣告片拍攝流程和主要工作內容,使產品廣告片的拍攝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各部門的主要準備工作。
首先,導演部門。
導演潤色劇本。其實除非劇本是導演自己寫的,否則沒有一個導演完全按照劇本拍的。
導演制作分鏡頭本,在分鏡頭中體現創作意圖。導演和各主要創作者就創作進行了交流討論,保證了統一的藝術構想指導準備工作。在正式開拍之前,導演必須向全體人員進行導演說明,以統一創作思想為目的。
導演帶領創作者觀看場景,設定場景,與攝制組的創作者在預定拍攝的場所提前溝通未來的工作,設計拍攝方案。
為了幫助演員熟悉劇情,深入了解角色,了解自己的合作表演對象,導演集中精力講戲。演員中的副導演不只是一個,他們要分工負責許多不同的準備工作,如:現場副導演,演員副導演等等。
二是美術部門。
指導、設計藝術、場景、道具、化妝品和服裝各部門的創作,使所有員工達成共識,統一創作思路。
藝術家將適用的景點照片帶回劇組,并陪導演、攝影、燈光等部門觀看,定景。風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分散,風景之間的距離也不能太長,以便于集中拍攝。
藝術,置景,道具部門合作完成廣告片拍攝現場的準備,在沒有實景拍攝條件的情況下,進行人工搭景。
工具部門向制片組提供必要的工具清單,由制片部門購買、租賃、制作工具。
服裝業設計演員的服裝,并提出清單由制片業購買或租賃。化妝品行業設計演員化妝品,并提出由制片業購買化妝品、套裝、頭飾等。
三是攝影部門。
攝影師、照明師和導演一起看場景,事先設計了一些攝影手法、布光方式。攝影組必須向制作組提供必要的攝影器材清單,檢查試用租賃的攝影器材。
照明組應向制片組提供所需的照明清單,并檢查租用的照明設備。
四是錄音部門。
錄音員和導演交流,設計整部劇的聲音效果。
錄音員和其他創作者一起看場景,對即將進入的場景的錄音條件做到心中有數。
錄音部門向制片組提供所需設備清單,并檢查和試用租用的錄音設備。
五是制片部門。
制片人、現場制片人跟導演一起考察場景,選景時要符合劇本的要求,了解場地的交通狀況、氣候條件、通信條件、住宿條件等,對于如何安排拍攝計劃,如何調動工作人員配合拍攝產品廣告片做到心中有數。還應負責與選定場地的負責人協商使用條件,并簽訂合同。廣告拍攝計劃由制片部門制定。
制片部制定了劇組的日常拍攝管理規定。
全劇分場景表、分場景排序表、場景統計表、演員出場統計表等由制片部完成。
打印劇本,保證各創作部門有一兩套劇本,主要演員有一套劇本,配角有劇本。
準備各種文件、證明信、介紹信等。
拍攝期間的主要工作。
一是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
拍攝期間,,制片主任控制預算的實施。審核劇組的所有費用。所有部門的報銷單據必須由當事人、部門負責人和制片主任簽字才能報銷。會計協助制片主任管理攝制資金,負責劇組工作人員按時支付報酬,并建立劇組賬戶。劇組購買的實物應由制片部門驗收登記,以備拍攝后回收。
二是組織督促拍攝。
制片人與副導演協商編制廣告片拍攝計劃,并在拍攝過程中克服各種困難,采取一切措施,確保計劃按時完成。如在拍攝過程中發生意外,嚴重影響原計劃,制片部門應盡快安排可執行的替補拍攝方案,并組織人員盡快解決困難,必要時應向投資方報告。為確保每日拍攝按計劃進行,制片部門應提前做好生產準備,在拍攝現場創造拍攝條件,解決拍攝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其中包括聯系拍攝地點,接送演員,裝卸設備材料,維護現場秩序,調動車輛和場工等。
三、制定日常拍攝計劃。
制定日常拍攝計劃,發出拍攝通知,仔細考慮各種因素,包括天氣因素、演員調度因素、場景準備因素、道具準備因素等。而且要合理搭配內外景、日戲、夜戲的工作量,防止攝制工作讓演員太累。
四、拍攝現場的組織管理。
產品廣告片拍攝現場的組織管理不是導演的責任。導演只對藝術創作負責。制片部門(現場制片)應負責整個現場的管理。制片部門應了解將要拍攝的每個鏡頭的拍攝角度和拍攝范圍,以便組織現場。
五、后勤管理。
攝制組的后勤保障既麻煩又重要。只要涉及餐飲、住宿、交通。
食品供應可以采取靈活的方式,比如包餐廳,訂盒飯,請廚師自己做飯,具體方法要根據拍攝情況來制定,一般原則是保證拍攝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