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影視制作人常常有意無意地忽視影片聲效的重要性,他們往往傾向于單純的畫面視覺和音樂來避開聲效設計。這樣的影片畫面再華麗動人,也會給人以不完整的感受。因為影視作品是視聽感官的享受,好的聲效設計結合了環境聲音、動作聲音和情緒氛圍,能讓觀眾感受到與生活相同的體驗,才能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和情緒共鳴。
雖然我認為偉大的聲效設計應該交給專業的音響設計師,但事實上還是存在一些簡單的敲門,用好這些技巧可以顯著提高你影片中的聲效。
1.選擇合適的器材
要錄制好的聲音,,首先需要好的裝備。與攝像設備一樣,在過去的十年中,音頻記錄設備的質量大幅提升,而價格卻有所降低。下面是一些基本的工具你可能會用的上:
記錄設備:Zoom旗下具有多款高質量高性價比的音頻記錄設備。從Zoom H4n到Zoom F8,總有一款適合你。
吊桿話筒:RODE NTG-3或森海塞爾MKH 416。
領夾話筒:Tram TR50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RODE和森海塞爾也有不少領夾話筒并能匹配旗下的無線發射和接收器。
發射器/接收器:森海塞爾的使用很廣泛,而RODE更近推出的RodeLink也讓人興奮。
后期制作軟件:常用的非編軟件擁有配套的音頻軟件,如Avid/Pro Tools,Adobe Premiere/Audition,Final Cut Pro/Logic Pro。你可以根據自己非編軟件的習慣選用配套的音頻軟件。
其他軟件:iZotope RX(降噪),VocALign(自動對白重置和同步)
2.控制你的環境
在錄制聲音時隔離外部噪音是非常重要并且必要的。關上窗戶、關閉空調、關閉手機、拔下冰箱插座……(提示:把你的車鑰匙放在冰箱上,這樣可以提醒你在離開之前不要忘記插上冰箱插頭)
將本場戲無關人員安排到其他房間,現場只留下必要的人員,一旦開錄任何人嚴禁走來走去和其他無關動作(包括翻劇本等等,會產生惱人的紙聲)。話筒盡量靠近被攝人員,但請時刻注意畫面不要穿幫。
3.制作自己的環境聲音庫
當你從安靜錄制的段落中分離出主要音頻之后,你將不得不將其投入到相應的環境聲中,從而填滿這段戲的音頻世界。使用現成的聲音庫是一種方法,但可能得花一筆錢,還不一定能與你的項目匹配——同樣是咖啡店的環境聲,一間擠滿了大學生的咖啡吧和退休人員聚集的鄉村咖啡俱樂部一定是不一樣的。在好萊塢,攝制組會為每一個影片建立一個聲音庫,他們使用專門的背景演員錄制在場景中真實交談,很明顯這樣做花費不小。但你卻可以不花一分錢自己做一個這樣的環境聲庫,而且真實性也遠遠超過你網上找的那種音頻。
找一家咖啡館,拿出錄音設備就可以開錄,比起攝像機,音頻設備比較不容易激起他人的戒心和反感。哪怕與對方溝通說出意圖,多半也會獲得對方的許可和理解。充實自己的環境聲音庫,日后其他項目也許還會有用的上的地方。
4.自己錄音效
這里的音效在英語中的專有名詞為Foley,指是一種日常的特定聲音效果,比如開門聲、腳步聲、汽車聲等等。它有助于建立場景的真實感,沒有這些關鍵的音效,觀眾會感到別扭和缺乏可信度。而音效也常被用于掩蓋拍攝中偶然錄入的雜聲(如飛機飛過等)。
錄制音效并不難,只要使用與錄制對話相同的吊桿話筒即可,同時確保環境安靜(參照上面第2條)。
需要注意的是錄制音效時務必注意細節,比如高跟鞋在木地板上走過和在地毯上走過的聲音是不同的,觀眾也許不會刻意去注意這些細節,但潛意識中會對它們作出反應。不匹配的音效會將觀眾從場景中抽離,大大影響觀影體驗。
5.提前對聲效進行規劃
聽上去很老套?但確實是更重要的一步。在影片計劃階段,你就應該考慮以下問題:
如果只通過聲音來講故事,你該怎么設計?
什么聲音能夠告訴觀眾故事發生的地點?
什么聲音能夠告訴觀眾發生了什么事情?
當無聲的時候真的是一點聲音也沒有嗎?
這些聲音表達了什么情緒?音樂表達了什么?
如果你能想清楚這些,你對故事的理解也會更進一步,拍攝和制作也會更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