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制作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越來越多的份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降低成本。“但降低成本絕對不等于降低質量,該花的還得花,就看你怎么花了。有一次公司為市勘測設計院做一個企業形象宣傳片。
該院為市內很多標志性建筑做過前期勘測,院方希望在宣傳片里將這些建筑都表現出來,其中包括長江二橋、漢口火車站、武廣等。要拍好這些“大塊頭”,更好的辦法是航拍,但航拍的費用相當高,每小時要1萬多元。預計全部拍下來得2小時,約需3萬元。
院方覺得太貴,不愿意出這筆錢。當時他是鐵了心要航拍,“出不了效果還不如不做”。更后,他想出了一個巧招:反正也是要航拍,索性多拍一些鏡頭,把自己的目標客戶大企業的鏡頭都拍下來。
雖然他一次性出了3萬元,這筆單子虧了不少,但后來光谷很多企業做宣傳片時都用到了這次航拍中的鏡頭。“相當于把3萬元成本分攤給了10家企業,變成了一家3000元,,而且效果絕對棒!”。此后,上海影視制作在公司沒有接單的情況下,他也會讓員工去做一些以后可能會用的資料制作,這樣就不會空置人力資源,而且為今后的產品制作節約了成本,這也成了公司獨特的競爭優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