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作為新媒體的一種形式,互聯網視頻媒體還太過于年青,不排除以后還會泛起更多的廣告形式立異,但這也說明互聯網視頻媒體的上風與發展潛力正慢慢展現,終究有一天,互聯網視頻媒體將全面趕超并替換傳統電視媒體。
56網這種“前貼片聯動”的廣告形式,既能通過視頻展示企業的品牌形象,又能通過后期的banner來引導用戶點擊以及效果轉化,實現了傳統電視媒體與網絡視頻新媒體的上風集合。
首先步:用戶看過了前貼片廣告對58同城品牌留下印象,同時也可以在不影響觀看視頻內容的情況下點擊右側廣告banner,從而達到了流量與點擊轉化的效果。據相關調查機構統計,這種“前貼片聯動”廣告形式使得用戶主動點擊廣告的數據實現了100%以上的增長。
第二步:在15秒的前貼片播放結束時,廣告會有一個顯著的動畫過渡到視頻播放框的右側,之后作為頁面上一個banner廣告而存在(300×250像素)。這個banner廣告的素材展示用戶給不同的內容,有用戶所在城市的分類信息列表,也有58團在當地當天的團購項目照片展示,給予用戶強烈的訪問欲望,引發他們點擊。
第三步:用戶登錄56網看視頻前,都會看到一段15秒的前貼片廣告,這個廣告內容與58同城的網站內容深度匹配,例如找屋子、招人和找工作,還能團購和買賣二手物品,這個貼片廣告猶如傳統電視媒體一般注重的是展示效果與曝光量,宣傳58同城的品牌。
也恰是由于推出了“前貼片聯動”,不斷對視頻廣告形式進行立異,56網在2011年連續拿到了很多海內著名電商客戶的廣告訂單,其中有B2C國美、蘇寧易購,也有當下大熱的團購網站拉手、58團購等。這里就以58同城為例,來看看56網的“前貼片聯動”廣告形式與“兩手抓”:
就拿剛剛在第四屆創意功夫廣告獎暨2010梅花傳播獎上獲獎的56網來說,其獲獎的樞紐就在于融合了“傳統電視媒體”與“互聯網新媒體”二者的特點,而且對廣告營銷方式進行立異,推出了“前貼片聯動”廣告形式,實現了品牌傳播效果以及實際效果轉換的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一般來說,電視、樓宇、公交與地鐵影視廣告等傳統廣告形式更利于品牌宣傳,凸起的是在一定時間內的品牌展示度與曝光量;而網絡媒體則更利于點擊與流量的轉換,凸起的是實際廣告轉化效果。而互聯網上熱點的視頻網站實在兼顧著傳統電視媒體與互聯網新媒體二者的上風,既能宣傳品牌,又能兼顧流量——這也是56網、優酷網、土豆網等視頻網站們受VC追捧與看好,并能夠上市或等待上市的原因之一。
只不外,這兩類投放廣告的模式與渠道各有所長,但都不是更佳方案,有沒有一種廣告模式可以兼顧品牌宣傳與效果轉換呢?
首先類:以效果轉化為主要目的。這一類以電商類互聯網公司為主,例如凡客、京東、好樂買等,他們將廣告投放在搜索引擎、門戶網站以及中小網站上,按照實際效果付費。電商們不僅需要流量,更需要實際訂單轉化率。其中凡客恰是依賴巨額廣告的投放與廣告訂單轉換分成的方式而迅速崛起。
第二類:以品牌宣傳為主要目的。這一類以社交類與團購類互聯網公司為主,例如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搜狐微博等社交媒體網站,拉手、團寶、窩窩團等一線團購網站,以及口碑、58同城、趕集等糊口消費類網站,他們將影視廣告投放在各個電視媒體、地鐵與公交電視上,以及56、優酷等互聯網視頻網站上,,以達到品牌更大程度的曝光。
2011年以來,跟著團購、微博的火熱,電商與社交網絡們的廣告大戰迅速打響,各個互聯網公司都不要成本的拼命投放廣告,這些猛烈投放廣告的公司大概有二類,分別如下:
假如你想要知道互聯網的火爆,看一看電視廣告、看一看樓宇廣告,再看一看公交與地鐵電視廣告。